圣母院激光建模是怎么回事?對圣母院重建有何意義?
1831年,已經佇立了600多年的巴黎圣母院年久失修,當局決定拆毀。那一年,維克多·雨果出版的小說《巴黎圣母院》拯救了它,雨果當時還發起了一場籌集資金、恢復教堂的運動。
1843年,巴黎圣母院在建筑師維奧萊·勒·杜克手上,經歷了創造性的修復;二戰時,又在躲過希特勒氣急敗壞的追問“巴黎燒了嗎?”,伴隨著巴黎一道幸存下來;一直到2019年,它再次遭遇至暗時刻。
當地時間4月15日傍晚6點50分,巴黎圣母院在大火中受損嚴重,全世界扼腕痛惜。
值得慶幸的是,有人曾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——為巴黎圣母院建造三維模型存檔。這或將有助于這座人類文明的災后修復和重建。
這個人就是安德魯·塔隆(Andrew Tallon)先生,他生前是美國瓦薩學院(Vassar College)建筑與藝術史副教授,也是全球第一個帶隊對巴黎圣母院進行全景及內部結構掃描的專家。2015年,他對巴黎圣母院進行了激光束掃描,獲取了其三維模型。
2015年7月,《國家地理》雜志曾專門報道過塔隆如何利用激光掃描技術,非常精確地記錄下了這一哥特式大教堂的全貌。
此前數年,塔隆利用激光掃描儀,掃描了巴黎圣母院內外的50多個位置來收集數據,細致到教堂內的每一個細節。
他用激光束掃過教堂的每一個部分,測量掃描儀和激光打在建筑結構上之間的距離。每次測量結果都用一個光點表示。搜集完畢后,他把數以十億計的光點放在三維圖像里,可精確到5毫米,畫上線條,再和實地拍攝的全景照片結合,在圖像中的立面上上色,最后加上光影效果,建立非常逼真準確的三維模型。
塔隆曾說,“用激光掃描重現建筑的時候,我仿佛又成為當年那個凝視著巴黎圣母院的小孩子。我做到了,我可以進入那些建筑,包括屋頂的頂部,拱頂的頂部,樓梯間的內部,以及人們通常看不到的所有隱藏空間,這是最讓人激動的。”